6月16日上午,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李伟,成都东部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尹朝银一行莅临海晨股份考察调研,公司董事长及主要团队成员陪同。 成都东部新区 2020年4月28日顺时而生,定位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门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坚定推进产业建圈强链, 着建设新兴产业发展新引擎,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体系。 海晨股份早在 2011 年就在成都设立子公司,十多年拼搏努力成就了海晨的高速成长,也见证了成都的华丽蝶变。 未来海晨将借成渝经济迅猛发展之势,乘东部新区蓄势腾飞之风,持续加大在成都区域的资金、技术与人才投入,有意在东部新区规划建设成渝生产性供应链基地,服务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民用航空、家用电器等行业客户,提供仓储、运输、配送、关务、货代等基础功能到以供应链服务为核心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案,打造面向成渝、辐射西南的智慧供应链物流中心。助力成都东部新区夯实先进制造业产业基础,构建特色鲜明、梯次发展、协同布局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6月14日下午,江苏省南通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吴新明一行领导莅临海晨股份考察调研,公司董事长及主要团队成员陪同。双方经友好协商就共同发展南通市现代供应链物流解决方案与营运服务达成全面战略合作意向。 南通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与上海隔江相望,集“黄金水道”与“黄金海岸”于一身,这两年南通疫情防控得当,经济发展迅猛,环境优美宜居,装备产业发达,南通开发区被赋予“营商环境最高地、通城活力新中心”的光荣使命;海门区既是长三角区域性重要创新支点城市的经济高地,又是张謇故乡的文教高地;海晨股份已规划在南通这方宝地筹建公司的高端物流装备集成业务板块与华东区域业务中心。 海晨股份一直是国内数字化和自动化物流的力拓者。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的政策指引下,将近一步巩固并延伸海晨股份在供应链物流领域的竞争优势,加大高端物流装备的研发、生产与集成投入,创新供应链物流服务新模式,为制造业“智改数转”赋能,助推南通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春节以来,香港疫情持续肆虐并向深圳蔓延,为了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供港生活、生产物资稳定供应和深港两地跨境货物的安全顺畅,有效实施对深港跨境货运司机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海晨股份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承担光明区跨境货运接驳站的建设与营运,并开发“接驳通”软件对进出口货物及司机进行有效管理。实现跨境司机带货物入境后,运输到集中接驳站,完成消杀、晾晒后,由内地车司机接收货物,完成接驳任务。在接驳站园区可以通过“接驳通”系统完成客户预约、司机签到及园区叫号等功能。“接驳通”和园区卡口抬杆系统、月台叫号系统无缝的EDI对接,实现跨境货车无感签到,跨境货车、内地车辆有序配对作业,有力保障了接驳点的整体作业效率。同时,通过电子手环、人脸识别、闸机等视讯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即时掌握接驳站红区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位置信息;有效地实现了红区、绿区人员的完全隔离作业。 “接驳通”是一个以数据驱动、物联世界、高效协同的物流云SAAS平台,致力于为政府、生产企业、驿站酒店、接驳站、跨境司机、押送司机、转运司机提供接驳、运输、仓储、园区、系统集成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系统支持货物换车接驳、骑师接驳等多种作业模式,集成了全流程的信息节点管控等,实现了信息实时反馈共享、可追踪。 为了让企业能够高效使用“接驳通”系统,光明区政府多次组织辖区内涉跨境业务企业参加“接驳通”业务培训会,通过培训学习及具体实践熟悉掌握“接驳通”系统的全流程操作。“接驳通”系统自上线以来得到政府、企业、媒体等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企业通过“接驳通”系统能够无接触快速完成货物的全接驳流程,保证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疫情传播风险;现阶段所有来光明的跨境车辆和司机、接驳司机、转运司机全部在“接驳通”中进行备案,有效管控活动半径,助力疫情防控。 “接驳通”是公司SAAS平台建设的第一步,后续会持续打造一个涵盖TMS、WMS、BMS、OMS、FMS、Kitting、VMI、WCS、CtrolTower等系统的全新的一体化制造业生产性物流SaaS平台,目前公司已经与腾讯、数势组建项目团队推进技术与业务合作事项。公司规划开发一体化的制造业生产性物流SaaS平台,实现从技术应用者向技术输出者的转变,通过SaaS平台,实现移动视讯方式完成原材料、成品、备件的运输、仓储、关务等物流管理工作,一体化解决方案输出、资源整合、营运执行、协同优化、溯源监测等问题。 海晨股份以敏锐的市场洞察,依托技术等资源优势,以实际与客户相关的商业结果为聚焦去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团队协作与科技应用,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引领供应链物流科技行业蓬勃发展。